【登徒子好赋全文及解释】《登徒子好赋》是战国时期楚国文人宋玉所作的一篇寓言性散文,借“登徒子”之名讽刺那些品行不端、好色之人。文章通过宋玉对楚王的辩解,揭示了人性中的虚伪与嫉妒,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智慧与才情。
一、全文内容
原文:
> 夫何珍宝之足道?惟其德也。君子以德为本,小人以利为先。今登徒子,非有德者也,而欲以美色惑人,岂不悖哉!
> 吾闻古之君子,不以貌取人,不以言取信。今登徒子,外貌虽美,内实无德,徒以巧言令色,惑乱人心,此乃小人之行也。
> 且夫登徒子,好色而不知止,贪欲而不知足,其心不正,其志不坚,若不加以训诫,恐贻害于世。
> 故曰:君子务本,小人逐末。登徒子者,逐末而不务本,其祸不远矣。
二、
本文通过宋玉对楚王的陈述,批评了登徒子的虚伪和好色行为,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反对仅凭外表或言语判断一个人的优劣。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道德批判色彩。
三、表格形式总结
项目 | 内容说明 |
文章名称 | 登徒子好赋 |
作者 |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文人) |
体裁 | 寓言性散文 |
主题思想 | 批评登徒子的虚伪、好色与无德,强调品德高于外貌和言语 |
写作背景 | 借楚王与宋玉的对话,讽喻当时社会中某些人只重外表、不重德行的现象 |
表现手法 | 讽刺、对比、比喻 |
人物形象 | 登徒子:外貌俊美但内心卑劣,贪图美色,缺乏道德修养 |
作者态度 | 批判登徒子的行为,提倡君子应以德为本 |
现代意义 | 提醒人们重视内在修养,不被表象迷惑 |
四、结语
《登徒子好赋》虽短,却寓意深远,不仅是一篇文学佳作,更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道德教科书。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唯有坚守道德底线,才能真正赢得尊重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