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帝春心托杜鹃是什么】“望帝春心托杜鹃”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锦瑟》诗中的名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句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象和情感寄托,常被用来表达对爱情、理想或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下面我们将从出处、含义、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一诗句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与典故,其中“望帝”是古蜀国的君主,相传死后化为杜鹃鸟,日夜啼叫,声音凄凉,象征着哀怨与思念。“春心”则指春天般的心绪,代表美好的情感或愿望。“托杜鹃”则是将这种情感寄托于杜鹃鸟的鸣叫中,寓意深远。
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反映了内心深处无法实现的理想或感情。李商隐在《锦瑟》中通过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惆怅的情感氛围,使整首诗充满哲理与美感。
二、信息汇总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李商隐《锦瑟》 |
原文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望帝 | 古蜀国君主,传说死后化为杜鹃鸟 |
春心 | 指春天般的心绪,象征美好情感或理想 |
杜鹃 | 传说中望帝所化,鸣声哀切,象征思念与哀怨 |
含义 | 表达对理想、爱情或美好时光的执着与怀念 |
文化意义 | 象征执着、思念与人生的无常 |
情感基调 | 悲凉、惆怅、朦胧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文学创作中表达深切情感或怀旧情绪 |
三、结语
“望帝春心托杜鹃”不仅是李商隐诗歌中的经典意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文学符号。它承载了古人对生命、爱情和理想的深刻思考,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文化内涵来看,这句诗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