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全诗】一、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诗人闲适地午睡后,看到儿童在热闹的地方玩耍的情景。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童趣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闲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全诗如下:
>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 杨万里
>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染窗纱。
>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此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恬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二、诗歌信息整理表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
作者 | 杨万里(南宋) |
朝代 | 南宋 |
体裁 | 七言绝句 |
首句 | 梅子留酸软齿牙 |
中心思想 | 描写夏日午后的闲适生活,表现儿童天真活泼、追逐游人的场景,表达对自然与童趣的热爱 |
诗句出处 |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
诗意解析 | 表达儿童对春天的不了解,他们只关注人群聚集的地方,体现出孩童的纯真与好奇 |
艺术特色 | 语言朴素自然,画面感强,情感细腻,富有生活气息 |
三、延伸思考
这首诗虽然短小,但蕴含丰富的意蕴。它不仅是对夏日景象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同时,“儿童不解春何在”一句,也可以理解为对现代人忙碌生活中忽略自然之美的提醒。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是否也像这些孩子一样,只追逐热闹而忽略了身边的美好?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背景、作者风格或与其他作品的对比,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