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抔黄土的读音】“一抔黄土”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或对死亡的感慨。它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垓下,……”后人用“一抔黄土”来形容墓地或埋葬之地。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拼音 | 解释 |
一抔黄土 | yī pó huáng tǔ | “抔”指捧,一抔即一把;黄土指泥土。整个词意为“一把黄土”,多用来比喻坟墓或死亡的地方。 |
二、读音详解
- 一(yī):第一声,表示数量词“一”。
- 抔(pó):第二声,意为“捧”,在“一抔黄土”中表示“一把”的意思。
- 黄(huáng):第二声,形容颜色。
- 土(tǔ):第三声,指泥土。
需要注意的是,“抔”字较为生僻,很多人可能会误读为“pōu”或“póu”,但正确读音是 pó(第二声)。
三、常见误读与辨析
正确读音 | 常见误读 | 原因 |
yī pó huáng tǔ | yī pōu huáng tǔ / yī póu huáng tǔ | “抔”字形近“扑”或“剖”,易被误读为“pōu”或“póu”。 |
四、使用场景举例
1. 他一生清贫,死后只有一抔黄土,令人唏嘘。
2. 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他们长眠于一抔黄土之下。
3. 这座古墓虽然早已荒废,但依旧保留着一抔黄土,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五、总结
“一抔黄土”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其拼音为 yī pó huáng tǔ,其中“抔”字读作 pó,不可误读。该词多用于表达对逝者的怀念或对死亡的感慨,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情感色彩。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准确掌握其读音和含义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