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的诗句】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舍生取义”是一种崇高的道德观念,强调为了正义、道义或更高的价值而牺牲个人生命。这种精神在许多诗词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以下是一些经典且广为流传的“舍生取义”的诗句,并对其出处和含义进行总结。
一、
“舍生取义”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表达了生命与道义之间的抉择,强调在关键时刻,为了维护道义,可以不惜牺牲生命。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许多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舍生取义”精神的赞美与传承。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气节与担当,也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道义、忠贞不屈的精神风貌。
二、舍生取义的诗句汇总表
| 序号 | 诗句内容 | 出处 | 作者 | 含义简述 |
| 1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过零丁洋》 | 文天祥 | 表达宁死不屈、以忠诚报国的决心。 |
| 2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白马篇》 | 曹植 | 表现为国家献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
| 3 | “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 | 《狱中题壁》 | 秋瑾 | 表达为革命牺牲、换取国家和平的信念。 |
| 4 |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石灰吟》 | 于谦 | 象征坚贞不屈、保持清白人格的志向。 |
| 5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离骚》 | 屈原 | 表达对理想和真理的执着追求,即使前路艰难也不退缩。 |
| 6 |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 《扬子江》 | 文天祥 | 表示坚定的爱国之心,誓死不改。 |
| 7 |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满江红》 | 岳飞 | 表达收复河山、雪耻复仇的豪情壮志。 |
| 8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己亥杂诗》 | 林则徐 | 表现为国家利益甘愿付出生命的决心。 |
| 9 |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南园》 | 李贺 | 表达青年将士为国征战、建功立业的豪情。 |
| 10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出塞》 | 王昌龄 | 表达对英勇将领保家卫国的敬仰。 |
三、结语
“舍生取义”的精神贯穿于中国古代诗词之中,不仅是文人墨客表达气节的方式,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句历经千年仍能打动人心,正是因为它传递了人类对正义、忠诚与理想的永恒追求。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诗句中汲取力量,铭记历史,坚守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