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交叉感染】交叉感染是指在医疗环境中,病原体通过某种媒介或途径从一个患者传播到另一个患者的过程。这种感染通常发生在医院、诊所或其他医疗机构中,尤其是在免疫力较低的患者之间传播更为常见。交叉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病情复杂性,还可能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成本。
为了更好地理解交叉感染的定义、来源、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以下是一个简明扼要的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定义 | 交叉感染是指病原体在患者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感染现象。 |
| 来源 | 主要来源于其他患者、医护人员、医疗器械、环境表面或空气中的病原体。 |
| 传播方式 | 包括直接接触(如握手、共用物品)、间接接触(如污染的器械、床单)和空气传播。 |
| 常见病原体 | 如耐药菌(如MRSA)、病毒(如流感病毒)、真菌等。 |
| 易感人群 | 免疫力低下者、术后患者、新生儿、老年人等。 |
| 预防措施 | 包括严格手卫生、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定期消毒、隔离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等。 |
交叉感染是医疗安全的重要问题,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参与预防。通过提高卫生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和加强管理,可以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