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奶癣】奶癣,又称“婴儿湿疹”或“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身上。虽然名字中带有“癣”字,但它并不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而是一种过敏性或免疫相关的皮肤炎症反应。
奶癣通常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脱屑、渗液等症状,常见于面部、颈部、手臂和腿部等部位。尽管奶癣不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但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宝宝的睡眠和情绪。
总结与表格对比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奶癣、婴儿湿疹、婴儿期特应性皮炎 |
| 英文名称 | Eczema, Infantile Atopic Dermatitis |
| 定义 | 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皮肤炎症,非真菌感染 |
| 发病年龄 | 主要发生于0-2岁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 |
| 病因 | 过敏反应、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 |
| 症状表现 | 皮肤红肿、瘙痒、脱屑、渗液、结痂等 |
| 常见部位 | 面部、颈部、手臂、腿部、臀部等 |
| 是否传染 | 不具传染性 |
| 治疗方法 | 局部保湿、外用激素药膏、避免过敏原、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物 |
| 预防措施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刺激物、合理饮食、增强体质 |
注意事项:
奶癣虽然常见,但家长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度清洁或使用刺激性强的护肤品。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反复发作,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此外,奶癣与“真菌性癣病”有本质区别,切勿自行使用抗真菌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