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伐檀原文】《伐檀》是《诗经·魏风》中的一篇,属于先秦时期的民歌。这首诗通过劳动者在河边伐木、采桑的场景,表达了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与讽刺,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
一、
《伐檀》共三章,每章四句,语言质朴,节奏明快。诗中描绘了劳动者在河岸伐木、制作车轮的情景,他们辛勤劳动,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诗中还提到“不稼不穑”、“不狩不猎”的人,暗示那些不劳而获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批判与不满。
全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借劳动场景抒发情感,语言简练,意蕴深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深度。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伐檀兮,伐檀兮,砍伐那檀树啊,砍伐那檀树啊, 硕大无朋兮,硕大无朋兮,枝干高大无比啊,枝干高大无比啊, 不稼不穑兮,不稼不穑兮,不种不收啊,不种不收啊, 胡取禾三百廛兮?胡取禾三百廛兮?为什么拿走三百束谷子呢?为什么拿走三百束谷子呢? | |
| 伐辐兮,伐辐兮,砍伐那车辐啊,砍伐那车辐啊, 厥大如肩兮,厥大如肩兮,粗壮如肩膀啊,粗壮如肩膀啊, 不狩不猎兮,不狩不猎兮,不打猎不捕兽啊,不打猎不捕兽啊,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为何你庭院里挂着野猪皮呢?为何你庭院里挂着野猪皮呢? | |
| 伐轮兮,伐轮兮,砍伐那车轮啊,砍伐那车轮啊, 其轮六尺兮,其轮六尺兮,车轮宽达六尺啊,车轮宽达六尺啊, 不耕不耘兮,不耕不耘兮,不耕不种啊,不耕不种啊, 胡不自食其鲜?胡不自食其鲜?为何不吃自己种的粮食呢?为何不吃自己种的粮食呢? |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富有节奏感:诗句多用重复结构,增强语气,使诗歌朗朗上口。
2. 对比鲜明,讽刺意味强:通过劳动者与不劳而获者的对比,突出社会不公。
3. 情景交融,寓意深刻:以劳动场景为载体,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
四、结语
《伐檀》作为《诗经》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它以其朴素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