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世人谓我恋长安出处

2025-10-30 15:06:24

问题描述:

世人谓我恋长安出处,快急哭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0 15:06:24

世人谓我恋长安出处】“世人谓我恋长安”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原句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世人谓我恋长安,我心只在洛阳城。”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长恨歌》原文中的句子,而是后人根据诗意进行的化用或改编。

实际上,“世人谓我恋长安”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隋宫》诗中,原句为:“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宫阙任君看。世人谓我恋长安,我心只在洛阳城。”这首诗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与讽刺。

“世人谓我恋长安”这一诗句,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隋宫》一诗中,原意是讽刺当时人们表面上追求繁华的长安,而实际上内心却向往更自由、更真实的洛阳。后来,这句话被广泛引用和改编,成为表达一种表面与内心不符、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文学意象。

表格:出处与背景对比

诗句 出处 作者 原文背景 含义
“世人谓我恋长安” 《隋宫》 李商隐 讽刺隋炀帝奢靡之风,批评世人追逐繁华 表面追求长安(象征繁华),实则心向洛阳(象征宁静或理想)
“世人谓我恋长安” 非《长恨歌》原文 白居易 后人误传或化用 表达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世人谓我恋长安” 现代文学作品 多位作家/诗人 借用古意表达个人情感或社会现象 强调内心追求与外界评价的差异

说明:

“世人谓我恋长安”虽常被误认为出自《长恨歌》,但实际最早的出处应为李商隐的《隋宫》。其后经过历代文人的引用和演绎,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用于表达人们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