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曹刿论战古文知识:一词多义

2025-07-14 00:46:07

问题描述:

曹刿论战古文知识:一词多义,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4 00:46:07

曹刿论战古文知识:一词多义】《曹刿论战》是《左传》中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讲述了春秋时期齐鲁长勺之战中,曹刿以智慧和远见帮助鲁国战胜强敌的故事。这篇文章不仅语言精炼、情节生动,而且在文言词汇上也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尤其是一词多义现象尤为突出。掌握这些一词多义的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意,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以下是对《曹刿论战》中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的总结与归纳:

一词多义汇总表

文言词语 词义1(常见义) 词义2(次常用义) 词义3(特殊义) 出处/例句
的(结构助词) 他(代词) 往、到(动词) 公与之乘 / 望其旗靡而乱之
肉食者 吃肉的人(指权贵) 食物(名词) 指贵族阶层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中间(名词) 参与(动词) 间隙、机会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神灵(名词) 精神(名词) 神妙(形容词)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神弗福也
诚实、信用(名词) 诚信(动词) 信任(动词) 必以信 /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击鼓(动词) 鼓声(名词) 勉励(动词) 公将鼓之 / 一鼓作气
跟随(动词) 依从(动词) 顺从(动词) 民弗从也 / 战则请从
用、凭借(介词) 认为(动词) 因为(连词) 必以情 / 以君之力
即使(连词) 虽然(连词) 旧时“虽”字用法 虽不能察,必以情
请求(动词) 请示(动词) 请允许(副词) 战则请从 / 请命

总结说明:

以上列举的是《曹刿论战》中较为典型的一词多义现象,这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例如“之”在文中可以表示领属关系,也可以作代词或动词使用;“信”既可以指诚信,也可以表示信任或神灵的庇佑。

学习文言文时,除了积累常用词汇外,还应注重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和辨析,这样才能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

通过表格形式的整理,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每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变化,便于记忆和应用。希望这篇总结能对文言文学习者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