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的代表作之一,全篇以历史为鉴,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兴亡、人民疾苦的深切感慨。本文将对该作品进行原文翻译与赏析,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原文
> 峰峦如怒,波涛如怒,
> 声声入耳;
> 山河表里潼关路。
> 望西都,意踌躇。
> 伤心秦汉经行处,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兴,百姓苦;
> 亡,百姓苦!
二、翻译
- 峰峦如怒,波涛如怒:山峰像在愤怒地咆哮,黄河的波涛也仿佛在咆哮。
- 声声入耳:这些声音深深打动人心。
- 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地处山河之间,地势险要。
- 望西都,意踌躇:望着昔日的京城(长安),心中充满惆怅。
-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令人伤感的是秦汉时期的宫殿遗迹,如今早已化为尘土。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是国家兴盛还是衰亡,受苦的始终是百姓。
三、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潼关的雄伟与历史的沧桑,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全曲情感沉郁,语言凝练,结构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张养浩在元朝任职期间,目睹了官场腐败、民不聊生的现状,因此创作此曲,旨在唤起人们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以及对民生的关注。其“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名句,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对中国历史与社会现象的经典概括。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山坡羊·潼关怀古》 |
作者 | 张养浩(元代) |
体裁 | 散曲(小令) |
创作背景 | 反映历史变迁与人民苦难,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主题思想 | 借古讽今,批判统治者,同情百姓,关注民生 |
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深沉,结构严谨 |
名句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翻译要点 | 山河壮丽、历史沧桑、人民苦难、现实批判 |
情感基调 | 沉郁悲凉,带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 |
五、结语
《山坡羊·潼关怀古》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历史的见证与社会的警钟。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人民的关怀始终是文化与政治的核心价值。张养浩以其敏锐的洞察力与深厚的人文情怀,为我们留下了这部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