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裨补阙漏什么意思】2、原“裨补阙漏什么意思”生成的原创内容(+表格)
“裨补阙漏”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常用于形容对已有事物进行补充和修正,以弥补其中的不足或漏洞。该词多用于正式场合,如文章、政策、制度等,强调完善与改进的重要性。
一、词语解释
- 裨(bì):意为“帮助”、“补助”。
- 补:指“补充”、“修补”。
- 阙(quē):意为“缺失”、“空缺”。
- 漏(lòu):指“遗漏”、“疏漏”。
因此,“裨补阙漏”的整体意思是:帮助弥补缺失和遗漏,使事物更加完善。
二、出处与用法
“裨补阙漏”最早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原文为: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愿托忠贞,以彰其咎;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在文中,诸葛亮表达自己尽心尽力地补救国家的缺陷与疏漏,体现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现代用法
在现代语境中,“裨补阙漏”多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使用场景 | 含义 |
政策制定 | 指对政策进行完善,减少漏洞 |
文章写作 | 表示对文章内容进行补充与修正 |
管理工作 | 强调对管理流程中的不足进行优化 |
学术研究 | 指对研究成果进行查漏补缺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词语 | 含义 |
近义词 | 弥补不足、查漏补缺、完善改进 |
反义词 | 原封不动、放任不管、忽视问题 |
五、总结
“裨补阙漏”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的成语,强调对已有事物的补充和完善,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于政策、管理、写作等多个领域。它不仅体现了严谨的态度,也传达了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裨补阙漏 |
拼音 | bì bǔ quē lòu |
解释 | 帮助弥补缺失和遗漏,使事物更完善 |
出处 | 《三国志·诸葛亮传》 |
用法 | 政策、文章、管理、学术等 |
近义词 | 弥补不足、查漏补缺 |
反义词 | 原封不动、放任不管 |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式,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