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三七与扣子七区别】在中药材市场中,北三七和扣子七都是常见的药用植物,但由于它们的外观、来源及功效有所不同,常被混淆。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晰地区分两者,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其区别。
一、基本概述
北三七,又称“田七”或“参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茎部分,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是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
扣子七,又名“小叶三七”或“红三七”,属于伞形科植物,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北等地,其功效与北三七相似,但药性较温和,常用于调经养血、清热解毒。
二、主要区别总结
项目 | 北三七 | 扣子七 |
植物科属 | 五加科(Panax notoginseng) | 伞形科(Peucedanum praeruptorum) |
药用部位 | 根茎 | 根 |
外观特征 | 呈类圆锥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有细密环纹,断面呈黄白色 | 呈纺锤形或圆柱形,表面有纵向沟纹,断面呈淡黄色 |
主产地 | 云南、广西 | 四川、湖北 |
性味归经 |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 甘、微苦,平;归肝、脾经 |
功效主治 | 活血化瘀、止血、消肿定痛 | 调经养血、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
药性强度 | 较强 | 较温和 |
市场价格 | 昂贵 | 相对便宜 |
三、使用建议
- 北三七适合用于外伤出血、瘀血肿痛等情况,尤其适用于需要较强活血作用的病症。
- 扣子七则更适合调理女性月经不调、轻度炎症或体质偏寒者使用,因其药性较为温和。
四、注意事项
- 两者虽功效相近,但不可随意替代使用,应根据具体病情由中医师辨证施治。
- 使用前建议咨询专业医师,避免因误用而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北三七与扣子七虽然同属“七类”药材,但在来源、性味、功效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正确识别并合理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