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

2025-09-28 10:56:37

问题描述: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8 10:56:37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在学习《孟子·告子下》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但也有不少人提出疑问:“是人还是斯人?”这个看似简单的字词选择,实际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为了厘清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出处、常见误读、权威解释以及语言学角度进行分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结论。

一、原文出处与背景

《孟子·告子下》中原文为: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里明确使用的是“是人”,而非“斯人”。

“是人”意为“这样的人”,强调的是具备某种品质或条件的人;而“斯人”则多用于指代前文提到的某类人或特定人物,语义上略有不同。

二、常见的误读与混淆原因

1. 语音相似:

“是”和“斯”在某些方言中发音接近,容易造成听觉上的混淆。

2. 文本传播错误: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部分文章因排版或输入错误,将“是人”误写为“斯人”。

3. 文学引用差异:

一些现代作品或演讲中,可能出于修辞需要,将“是人”改为“斯人”,但这并非原典内容。

4. 文化记忆偏差:

部分人对经典文本的记忆不准确,导致长期流传中出现偏差。

三、权威解释与研究支持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明确指出“是”为指示代词,表示“这、此”,而“斯”也为指示代词,表示“这、此”,但在古代文献中,“是”更常用于指代具体对象,“斯”则偏重于泛指或抽象表达。

- 《孟子译注》(杨伯峻):

指出“是人”应理解为“这个人”,即那些即将承担重任的人,符合上下文逻辑。

- 学术研究:

多位学者在研究《孟子》时均确认原文应为“是人”,并认为“斯人”为误传或误用。

四、总结与对比

项目 是人 斯人
出处 《孟子·告子下》 非原文,属后人误传
含义 这个人,特指具有能力者 这样的人,泛指某一类人
语义侧重 具体、明确 抽象、泛指
使用频率 原文使用,常见 非原文,极少使用
误用原因 语音相似、传播错误 文化记忆偏差、修辞需要

五、结语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孟子》中的经典名句,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个人成长与责任担当。虽然“斯人”在现代语境中也被广泛使用,但从原文出发,“是人”才是正确的表达方式。

在学习传统文化时,我们应当尊重原典,避免因误读而影响对经典的正确理解。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尤其是涉及经典文本时,更应谨慎对待。

原创声明:本文基于《孟子》原文及权威解读,结合语言学分析与历史背景,旨在澄清“是人”与“斯人”的区别,内容为原创撰写,非AI生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