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阋墙成语解释】“兄弟阋墙”是一个源自《诗经》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兄弟之间因矛盾、争执而发生冲突,甚至动手打架的情况。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家庭内部的不和谐与对立,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成语释义:
- 出处:出自《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字面意思:兄弟在墙内争吵,却能对外抵御外来的欺侮。
- 引申意义:指兄弟之间虽有矛盾,但面对外部压力时仍能团结一致;也用于比喻内部争斗,缺乏团结。
成语用法:
- 正面用法:强调即使内部有矛盾,也能共同应对外部威胁。
- 负面用法:多用于批评家庭或团体内部不和,导致力量分散、难以应对挑战。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兄弟阋墙 |
出处 | 《诗经·小雅·常棣》 |
原文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字面意思 | 兄弟在墙内争吵 |
引申意义 | 内部矛盾、不和;也可指团结对外 |
使用场景 | 家庭、团体、组织内部矛盾 |
警示意义 | 提醒人们重视团结,避免内耗 |
用法分类 | 正面(强调团结) / 负面(批评内斗) |
通过了解“兄弟阋墙”这一成语,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中对家庭关系的重视,也能从中得到现实生活的启示: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工作中,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才能真正发挥团队的力量,共同应对外界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