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迟暮的意思】“英雄迟暮”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曾经英勇、有作为的英雄人物,随着年岁的增长,逐渐失去昔日的风采和能力。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感慨与惋惜之情,多用于对历史人物或现实中的杰出人物在晚年时境遇变化的描述。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英雄迟暮 |
拼音 | yīng xióng chí mù |
出处 | 《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虽非直接出处,但“英雄迟暮”多用于表达类似情感。 |
含义 | 形容英雄人物年老力衰,不再如年轻时那样英勇有力,常带有惋惜之意。 |
用法 | 多用于叙述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用于现实中对某人晚年的评价。 |
情感色彩 | 带有感叹、惋惜、无奈的情绪。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文学作品 | 如《三国演义》中,关羽晚年失荆州,被杀,常被后人称为“英雄迟暮”。 |
历史评价 | 对项羽、韩信等历史人物的晚年进行总结时常用此词。 |
现实应用 | 用于形容一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因年龄或身体原因不再活跃于舞台。 |
口语表达 | “他当年可是风云人物,如今真是英雄迟暮了。”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老当益壮(反义)、年华已逝、英雄末路 |
反义词 | 青春焕发、意气风发、朝气蓬勃 |
四、总结
“英雄迟暮”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承载着对人生阶段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人们对英雄人物从巅峰走向落寞的复杂情感。在不同的语境下,它可以是怀旧、感慨,也可以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看待历史与现实中的英雄人物及其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