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击三千里】“水击三千里”出自《庄子·逍遥游》,原句为:“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句话描绘了大鹏鸟展翅高飞、乘风而上的壮丽景象,象征着自由、超越与无限可能。它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赞美,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寓意人生应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理想。
一、
“水击三千里”是《庄子》中极具象征意义的一句话,描述的是大鹏鸟在飞行时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澜,然后借助旋风直上九万里的高空。这一形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之美,更寄托了庄子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从文学角度看,这句话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和想象力;从哲学角度看,它表达了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即摆脱世俗束缚,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这种思想影响了后世许多文人墨客,成为中华文化中追求理想、超越现实的重要象征。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庄子·逍遥游》 |
| 原文 |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 含义 | 象征自由、超越与无限可能,体现庄子“逍遥游”的思想 |
| 文学特点 | 意象宏大,语言生动,富有想象力 |
| 哲学意义 | 追求精神自由,超越世俗束缚,追求理想境界 |
| 影响 | 对后世文学、哲学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象征 |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比喻志向远大、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 |
三、结语
“水击三千里”不仅仅是一句描写自然景象的文字,更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提醒我们,人生不应被现实所局限,而应勇敢追求内心的自由与理想。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水击三千里”的精神依然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