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俟河清乎未期典故

2025-11-03 08:18:40

问题描述:

俟河清乎未期典故,急到原地打转,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3 08:18:40

俟河清乎未期典故】“俟河清乎未期”出自《左传·襄公八年》:“俟河清乎未期,吾将老矣。”这句话的意思是:等待黄河变清,恐怕没有希望了,我年纪大了,等不及了。后人常以此典故表达对理想难以实现、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一、典故出处与背景

项目 内容
出处 《左传·襄公八年》
原文 “俟河清乎未期,吾将老矣。”
背景 晋国大夫士匄(gài)在晋悼公时期提出治理国家的主张,但因朝政复杂,未能如愿。他感叹自己年事已高,无法看到理想的实现。

二、典故含义与引申意义

项目 内容
字面意思 等待黄河变清,可能永远无法实现;我年纪大了,等不了了。
引申意义 表达对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现实无力改变的叹息。
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日常语境中,表达对未来的不确定或对过去的追忆。

三、历史与文学中的引用

人物/作品 引用内容 说明
韩愈 “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虽非直接引用,但与“俟河清乎未期”有相似的坚韧与无奈情感。
苏轼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表达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与“俟河清乎未期”有共通之处。
现代文学 如鲁迅《野草》中“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体现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思考。

四、现代应用与启示

项目 内容
个人层面 鼓励人们珍惜当下,不被遥不可及的目标所困。
社会层面 反映对社会变革、理想实现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
文化意义 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时间、理想与人生哲理的重要象征。

五、总结

“俟河清乎未期”虽出自古代文献,但其蕴含的情感和哲理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时,既要保持信念,也要懂得接受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有限。这一典故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命运的思考,也为今人提供了反思自我与社会的视角。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