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特别自首定义

2025-11-05 21:53:24

问题描述:

特别自首定义,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孤军奋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5 21:53:24

特别自首定义】在刑事法律体系中,自首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犯罪行为的一种法律制度。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自首可以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类型。其中,“特别自首”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自首形式,具有特定的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

以下是对“特别自首”的定义及其相关要点的总结:

一、特别自首的定义

特别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如拘留、逮捕)后,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与一般自首不同,特别自首强调的是“已被采取强制措施”这一前提,并且供述的内容是“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犯罪事实。

二、特别自首的构成要件

要件 内容说明
1. 被采取强制措施 犯罪嫌疑人已被司法机关依法采取了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
2. 如实供述 犯罪嫌疑人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包括已知的和未知的。
3. 供述内容为未被掌握的罪行 供述的内容必须是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犯罪事实。
4. 自愿性 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应出于自愿,而非受到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影响。

三、特别自首的法律后果

后果 说明
1. 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特别自首可作为量刑时的从轻或减轻情节。
2. 不属于“立功” 特别自首不等同于立功,其法律评价与立功有本质区别。
3. 不能免除全部刑事责任 尽管可以从轻,但并不能因此免除全部法律责任。

四、特别自首与一般自首的区别

比较项 特别自首 一般自首
投案时间 在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后 在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前
供述内容 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 供述自己所犯的全部罪行
法律评价 从轻或减轻处罚 从轻或减轻处罚
是否需主动投案 不需要 需要

五、实务中的认定难点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构成特别自首存在一定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尚未掌握”的认定:司法机关是否已经掌握该罪行,往往需要结合案件材料进行综合判断。

- 供述的真实性:供述是否真实、完整,是否存在隐瞒或虚假陈述。

- 主观故意:是否属于自愿供述,是否存在被迫或诱导的情形。

六、结语

特别自首作为一种特殊的自首形式,在刑事司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司法效率,也有助于鼓励犯罪嫌疑人主动交代罪行,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然而,其适用也需严格把握法律要件,避免滥用或误判。

总结:特别自首是犯罪嫌疑人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法律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是刑事司法中一项重要的量刑情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