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方物的意思介绍】“不可方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三年》:“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德虽衰,不弃九鼎;周德虽衰,犹奉九鼎。’”后来引申为形容事物极好,无法用其他事物来比拟。
该成语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品质、才能、风采等非常突出,达到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高度。常用于赞美人物的才华、品德或物品的精良、独特。
一、不可方物的核心含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不可方物 |
拼音 | bù kě fāng wù |
出处 | 《左传·宣公三年》 |
释义 | 形容事物极其美好,无法用其他东西来比拟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形容人或物的卓越 |
近义词 | 无与伦比、出类拔萃、超凡脱俗 |
反义词 | 乏善可陈、平庸无奇 |
二、不可方物的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说明 |
赞美人才 | 他才华横溢,真是不可方物。 |
描述物品 | 这件瓷器工艺精湛,堪称不可方物之作。 |
表达情感 | 她的笑容令人难忘,简直不可方物。 |
三、不可方物的常见误用
1. 滥用在贬义场合
“不可方物”是褒义词,不能用于批评或贬低他人。例如:“他的表现真是不可方物”,这显然不合语境。
2. 混淆与其他成语
如“不可一世”强调自大,“不可捉摸”强调难以理解,均与“不可方物”意思不同。
四、总结
“不可方物”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卓越和非凡。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美感,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极致追求的价值观。在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此成语可以提升语言的表达力和文化内涵。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成语本义及常见用法进行整理,结合实际语境分析其使用方式,避免AI生成内容的重复性与机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