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什么意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一句源自中国古代历史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都与同一个人或同一种因素密切相关。这句话最早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讲述的是韩信与萧何之间的关系。
一、成语释义
“成也萧何”指的是韩信之所以能成为西汉开国功臣,是因为萧何的推荐和扶持;“败也萧何”则指韩信最终被吕后所杀,也是因为萧何的建议。因此,这句成语强调了“成败皆因一人”的因果关系,也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暗示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二、出处与背景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史记·淮阴侯列传》 |
原文 |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亡者数十人,信亦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王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人,此大将之才也。’……信曰:‘臣愿为大将。’王曰:‘如食其言。’何曰:‘王必欲争天下,非信不可。’王曰:‘吾以为子(你)为将。’何曰:‘王不任信,信不敢将。’王曰:‘吾以为子为将。’何曰:‘王不任信,信不敢将。’王曰:‘吾以为子为将。’何曰:‘王不任信,信不敢将。’遂拜信为大将军。……信死,曰:‘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
背景 | 韩信在刘邦手下从无名小卒成长为重要将领,全靠萧何的举荐;但后来韩信被吕后设计杀害,也与萧何有关。 |
三、现代用法
如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使用场景 | 示例 |
人际关系 | 某人因某人而成功,又因同一人而失败。 |
工作职场 | 某个项目因某位领导支持而成功,却因该领导离职而失败。 |
企业发展 | 企业因某个策略成功,却因同样策略导致失败。 |
个人成长 | 某人因某人的帮助而崛起,也因同样的人而跌落。 |
四、总结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生哲理。它提醒我们,成功与失败往往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与周围的人和事紧密相连。在人际交往中,要谨慎对待每一个选择,因为一个决定,可能带来巨大的影响。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含义 | 成功与失败都源于同一个人或原因 |
出处 | 《史记·淮阴侯列传》 |
原文背景 | 韩信因萧何得势,也因萧何被杀 |
现代用法 | 用于描述因果关系,强调人与事的关联性 |
启示 | 人生中的成败往往与他人息息相关,需慎重对待人际关系 |
通过理解“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更加理智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