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合取容是什么意思】“偷合取容”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为了迎合他人、讨好别人而放弃自己的原则或立场,甚至不惜违背自己的内心。这个成语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通常用来批评那些没有主见、一味迁就他人的人。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偷合取容 |
拼音 | tōu hé qǔ róng |
出处 | 《汉书·王吉传》:“士之于道,犹女子之于家,不求其夫,而欲自得其心,是谓‘偷合取容’。” |
含义 | 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失去自我原则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人缺乏主见、一味讨好 |
近义词 | 奉承拍马、阿谀奉承、趋炎附势 |
反义词 | 坚持原则、刚正不阿、有骨气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偷合取容”最早出自《汉书·王吉传》,原意是指女子在婚姻中不以真心对待丈夫,而是为了得到对方的宠爱而勉强迎合。后来引申为人在社会交往中,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或利益,放弃自己的立场和原则,表现出一种虚伪的顺从态度。
在古代,这种行为常被看作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尤其是在士大夫阶层中,强调“立身行道”,讲究气节与操守。因此,“偷合取容”往往被视为道德上的缺陷。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偷合取容”现象依然存在。例如:
- 在职场中,有些人为了升职加薪,不断迎合上司喜好,即使明知不合理也选择沉默;
- 在社交场合中,有人为了不惹麻烦,对错误言论也选择附和;
- 在家庭关系中,有些人为了维持表面和谐,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些行为虽然可能带来短期利益,但长期来看,容易让人失去自我价值感,甚至影响人际关系的真诚度。
四、如何避免“偷合取容”
1. 树立明确的价值观:清楚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不轻易妥协。
2. 增强自信: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不盲目跟随他人。
3. 学会表达: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可能会引发争议。
4. 选择合适的环境:尽量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减少被迫迎合的压力。
五、总结
“偷合取容”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的成语,反映了一个人在面对外界压力时,放弃自我、迎合他人的行为。虽然在某些情况下,适度的适应可能是必要的,但过度的“偷合取容”会损害个人的独立性和人格完整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努力保持自我,坚持原则,做一个有主见、有立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