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奇简介资料】高士奇(1645年-1704年),字澹人,号瓶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史学家、文学家和官员。他早年以才学闻名,后因才华被康熙帝赏识,成为朝廷重臣,参与编纂《明史》,并多次随驾出巡,深得皇帝信任。高士奇一生仕途起伏,但始终以文人风骨自持,在政治与学术上均有重要贡献。
一、高士奇生平简要总结
高士奇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精于经史。康熙二年(1663年),他入京应试,因文章出众被选为“南书房行走”,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此后,他参与编修《明史》《古今图书集成》等大型文化工程,对清代学术发展有深远影响。
高士奇虽身处高位,但为人谦逊,不趋炎附势,常以直言进谏。他在康熙帝身边担任顾问多年,深受器重。然而,晚年因权臣鳌拜余党牵连,一度被贬,后复职,最终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病逝,享年59岁。
二、高士奇主要成就与影响
项目 | 内容 |
身份 | 清代学者、史学家、文学家、官员 |
主要著作 | 《天禄识余》《左传纪事本末》《西清笔记》等 |
参与编纂 | 《明史》《古今图书集成》《御定佩文韵府》 |
历史地位 | 清代重要文人之一,对清代学术发展有推动作用 |
性格特点 | 谦逊、博学、正直、有文人风骨 |
政治经历 | 任南书房行走、翰林院侍讲、侍读等职,曾受宠于康熙帝 |
三、高士奇的学术与文学贡献
高士奇不仅在政治上有一定作为,更在学术与文学领域留下诸多成果。他擅长史学研究,尤其对《左传》有深入研究,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是一部系统梳理《左传》内容的历史著作。此外,他还编撰了多部笔记类作品,如《天禄识余》《西清笔记》等,内容涵盖历史、地理、典章制度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在文学方面,高士奇诗文俱佳,风格清新典雅,注重辞藻与意境。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怀,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其文风严谨而不失灵动,体现出深厚的文化修养。
四、结语
高士奇是清代中期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文人,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也在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一生体现了传统士大夫的理想与操守,既有文人的清高,又有官员的责任感。尽管在仕途上遭遇波折,但他始终坚守本心,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值得后人敬仰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