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古诗全文】《关山月》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属于边塞题材,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争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李白边塞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一、原文
《关山月》全诗共六句,描绘了边关月夜的苍凉景象,以及战士们在月下思念家乡的情感。诗中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的结合,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
二、原文及赏析
原文: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赏析: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描绘出一幅壮阔的边塞月夜图景,月亮从天山升起,笼罩在云海之中,营造出一种苍凉、辽远的氛围。
-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长风吹过万里,穿越玉门关,象征着边疆的遥远与艰苦。
-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回顾历史上的战事,汉代曾在此地遭遇困境,而匈奴则窥视青海一带,暗示战争的频繁。
-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点明战争的残酷,许多战士未能归来。
-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戍边的士兵望着远方,心中充满思乡之苦。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希望早日结束战争,让将士们回家。
三、表格对比分析
诗句 | 字面意思 | 情感表达 | 艺术手法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月亮从天山升起,笼罩在云海之间 | 壮阔、苍凉 | 环境描写 |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长风吹过万里,穿越玉门关 | 边塞遥远、艰难 | 夸张修辞 |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 汉代曾在此地失败,匈奴窥视青海 | 回忆历史、战事频繁 | 借古讽今 |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 自古以来征战之地,无人生还 | 战争残酷 | 直接抒情 |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 戍边士兵望向边疆,满脸愁容 | 思乡、痛苦 | 人物描写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何时才能平定敌人,让战士回家 | 渴望和平 | 抒发愿望 |
四、结语
《关山月》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苍凉景象,抒发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与对和平的渴望。诗中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感慨,体现了李白诗歌中深沉的情感与高远的意境。这首诗不仅是一幅边塞画卷,更是一曲对战争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