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的跬啥意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出自《荀子·劝学》,是古代经典中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其中“跬”字在现代汉语中较为生僻,很多人对其含义并不清楚。本文将对“跬”的具体含义进行解释,并通过总结和表格形式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
一、什么是“跬”?
“跬”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读音为 kuǐ,意思是 半步 或 跨出一步的距离。在古代,人们常用“跬”来表示行走中的小步,与“步”相对。
- “步”通常指一次完整的跨步(即两脚交替走一次);
- “跬”则指一次只迈出一只脚的距离,也就是半个脚步。
因此,“不积跬步”就是说:如果不积累这些小小的步伐,就无法达到远方的目标。
二、出处与意义
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意思是:
- 不积累一点点的小进步,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目标;
- 不汇聚点滴的小水流,就无法形成浩瀚的江海。
这句古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做事要从小处着手,持之以恒。
三、总结与表格对比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在句中作用 | 现代引申义 |
跬 | kuǐ | 半步,跨出一步的距离 | 表示微小的步伐 | 积累、坚持 |
步 | bù | 完整的一次跨步 | 与“跬”相对 | 大的进展或目标 |
不积跬步 | —— | 不积累小步伐 | 引出后文结论 | 不注重基础,难成大事 |
四、延伸思考
“跬”虽然是一个不太常见的字,但它所承载的哲理却十分深刻。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人生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一点一滴的积累。就像古人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跬”正是这个“足下”的第一步。
五、结语
“不积跬步”的“跬”字虽小,但其寓意深远。它提醒我们: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无数个微小的努力累积而成。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
如需进一步了解《荀子·劝学》全文或相关成语,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