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狐之腋什么意思】“一狐之腋”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原意是指一只狐狸的腋下毛皮,后来用来比喻珍贵的事物或稀有的人才。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物非常难得、价值极高。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一狐之腋 |
拼音 | yī hú zhī yè |
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
原意 | 一只狐狸腋下的毛皮 |
引申义 | 珍贵、稀有之物或人才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形容难得的东西或人物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一狐之腋”最早见于《左传》,讲述的是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期间,得到贤臣介子推的忠心辅佐。后来,人们用“一狐之腋”来比喻像介子推这样忠诚、有才能的人,是非常难得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引申为对稀有、珍贵事物的赞美。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常用它来形容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甚至是某种罕见的宝物。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赞美人才 | “他是一位一狐之腋般难得的才子。” |
描述珍品 | “这件玉器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谓一狐之腋。” |
表达珍惜 | “这种技艺已经失传,如今堪称一狐之腋。”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一狐之腋”的关系 |
千金买骨 | 比喻重视人才 | 类似,但更强调高价求贤 |
鹤立鸡群 | 比喻出众之人 | 侧重于对比中的突出 |
凤毛麟角 | 比喻稀少而珍贵的人或事物 | 与“一狐之腋”意思相近 |
五、总结
“一狐之腋”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原指狐狸腋下的珍贵毛皮,后引申为对稀有、珍贵事物或人才的高度评价。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于赞美那些难得一见的优秀人物或物品,具有强烈的褒义色彩。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加准确地表达对珍贵事物的欣赏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