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师旷问学中何不秉烛乎秉什么意思

2025-09-09 13:13:39

问题描述:

师旷问学中何不秉烛乎秉什么意思,急到原地打转,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9 13:13:39

师旷问学中何不秉烛乎秉什么意思】一、

《师旷问学》是古代文献中关于学习与人生智慧的典故,出自《孔子家语》或《说苑》等古籍。文中提到“师旷问学”,意为乐师师旷向人请教学习之道,而其中一句“何不秉烛乎”成为后人探讨的重点。

在这一句中,“秉”字是关键。根据古汉语的用法,“秉”有多种含义,如“手持”、“拿着”、“掌握”等。结合上下文,“秉烛”即“手持蜡烛”,引申为“点灯照明”。因此,“何不秉烛乎”可理解为“为什么不点灯呢?”,进一步引申为“为什么不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呢?”

此句常被用来比喻人在年老时仍应不断学习,不应因年龄而放弃追求知识和修养。因此,“秉”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动词,更象征着一种积极进取、持续学习的精神。

二、表格展示

词语 拼音 本义 引申义 在句中意思 文化寓意
bǐng 手持、拿着 掌握、秉持 持有、手持 表示行动或态度
zhú 蜡烛 光明、指引 蜡烛 象征光明与智慧
秉烛 bǐng zhú 持烛、点灯 学习、求知 持有灯光、点亮知识 勉励人不断学习

三、结语

“秉”字在“何不秉烛乎”中虽简单,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动作的描述,更是对人生态度的隐喻。师旷借此表达了一个重要的思想:无论年纪多大,都应保持学习的热情,如同手持灯火,照亮前行的道路。这种精神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与践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