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从那年开始我国前十个五年计划分别是那几年】“十一五”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简称,它标志着我国在新世纪初期的重要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的五年计划体系,有必要回顾前十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安排和主要内容。
一、
我国自1953年起开始实施五年计划,旨在有计划地推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每个五年计划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目标,反映了当时国家的发展需求和战略方向。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个五年计划,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其中,“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是继“十五”之后的重要阶段,强调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而“十”指的是第十个五年计划,即“十五”规划(2001—2005年)。
二、前十个五年计划时间表
| 序号 | 五年计划名称 | 起止时间 | 主要特点 |
| 1 | 第一个五年计划 | 1953—1957年 | 建立工业基础,重点发展重工业 |
| 2 | 第二个五年计划 | 1958—1962年 | 受“大跃进”影响,调整为主 |
| 3 | 第三个五年计划 | 1963—1967年 | 恢复与发展并重,应对国际环境变化 |
| 4 | 第四个五年计划 | 1968—1972年 | 受文革影响,发展受限 |
| 5 | 第五个五年计划 | 1971—1975年 | 国家经济逐步恢复 |
| 6 | 第六个五年计划 | 1976—1980年 |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
| 7 | 第七个五年计划 | 1981—1985年 | 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
| 8 | 第八个五年计划 | 1986—1990年 | 经济持续增长,科技与教育发展 |
| 9 | 第九个五年计划 | 1991—1995年 | 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
| 10 | 第十个五年计划 | 2001—2005年 | 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通过梳理这十个五年计划,可以看出我国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重心和政策导向。从最初的工业化起步,到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转型,再到进入21世纪后的全面现代化建设,每一个五年计划都在推动国家向前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