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帑司在文言文中意思

2025-11-05 11:33:18

问题描述:

帑司在文言文中意思,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很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5 11:33:18

帑司在文言文中意思】“帑司”一词在文言文中并不常见,但在古代官职体系中,与“帑”相关的词汇多与财政、赋税、国库有关。本文将从字义、历史背景及可能的引申含义三个方面对“帑司”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含义。

一、文字解释

- 帑:本义为“钱库”,引申为“国家的钱财”。在古代,“帑”常用于指代国库或官府的财政资源。

- 司:有“管理”、“主管”之意,表示职责或职能。

因此,“帑司”可理解为“掌管国库或财政事务的官员或机构”。

二、历史背景

在汉唐至明清时期,中央政府设有专门管理国家财政的机构,如“户部”“度支司”等,这些机构负责全国的税收、支出、物资调配等。虽然“帑司”不是正式的官职名称,但在某些文献中,它可能被用作对财政部门或相关官员的泛称。

例如,在《新唐书·食货志》中提到“帑藏盈溢”,即指国库充盈,虽未直接使用“帑司”,但可见“帑”字与财政关系密切。

三、引申含义

在文学作品或典籍中,“帑司”也可能作为象征性词语出现,代表国家财政的稳定或衰败。如:

- “帑司空虚”——形容国库匮乏;

- “帑司丰盈”——形容国家财力充足。

四、总结与表格

项目 内容说明
字面意思 “帑”指国库或钱财,“司”指管理,合起来为“掌管国库或财政的官员或机构”
历史背景 不是正式官职名,但与财政管理相关,常见于唐宋以后的文献中
文学用法 常用于描述国家财政状况,如“帑司空虚”“帑司丰盈”
实际应用 多见于古籍中的财政描述,不常见于官方文书或制度记载
可能对应官职 户部、度支司、盐铁使等财政管理机构

五、结语

“帑司”虽非文言文中的正式官职,但其含义与古代财政体系密切相关。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古代政治经济结构。在阅读古籍时,遇到类似词汇应结合上下文分析,避免望文生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