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枵腹从公是什么意思啊】“枵腹从公”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官员或公职人员在没有充足食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履行公务,表现出一种无私奉献、勤勉尽责的精神。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褒义色彩,强调的是为公事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品格。
下面我们将通过和表格形式,详细解释“枵腹从公”的含义、出处、用法及相关词语。
一、
“枵腹从公”字面意思是“空着肚子去办公”,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工作或公共事务,不顾个人温饱,坚持履行职责。该词多用于古代官吏或现代公务员身上,表达其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该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贤者之治世也,不以私利为先,而以公义为本。故能枵腹从公,不辞劳苦。”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成语最早是用于赞美那些心系国家、不计个人得失的官员。
在现代语境中,“枵腹从公”虽然不再常用,但在一些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仍可用于赞扬那些默默奉献、不图回报的工作者。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枵腹从公 |
拼音 | xiāo fù cóng gōng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含义 | 形容人在饥饿状态下仍坚持履行公务,表现无私奉献精神。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官员或公职人员的敬业态度,也可用于泛指为公事而忘我的行为。 |
近义词 | 勤政为民、鞠躬尽瘁、公而忘私 |
反义词 | 贪图享乐、自私自利、敷衍塞责 |
现代使用 | 较少使用,多见于文学或正式场合,用于赞美奉献精神。 |
适用对象 | 官员、公务员、教师、医生等公共服务从业者 |
三、结语
“枵腹从公”虽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成语,但它所传达的精神——为公事而不计个人得失——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种精神都是值得提倡和学习的。
如果你对类似成语感兴趣,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克己奉公”“夙夜匪懈”等词语,它们都与“枵腹从公”有着相似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