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白鹭飞”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自然风光与田园生活的经典词作。该句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一、
《渔歌子》是张志和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为: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通过描绘西塞山前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欣赏。其中“西塞山前白鹭飞”一句,既是整首词的开头,也是全篇意境的点睛之笔,奠定了全词清新、恬淡的基调。
该句中的“西塞山”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湖州市,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白鹭”象征着纯洁与自由;“飞”字则赋予画面动感,使整个场景生动起来。整句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超脱。
二、关键词解析
关键词 | 含义 | 意境 |
西塞山 | 地名,位于浙江湖州,风景优美 | 自然背景,象征宁静与美丽 |
白鹭 | 一种候鸟,常栖息于水边 | 象征纯洁、自由与灵性 |
飞 | 动态描写 | 增添画面感与生机 |
整体意境 | 清新、恬静、自然 | 表达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全词仅27字,却描绘出一幅完整的山水画卷。
2. 意象鲜明:通过“白鹭”“桃花”“鳜鱼”等自然意象,营造出浓郁的江南水乡氛围。
3. 情感含蓄:不直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景物描写传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满足。
四、文化意义
“西塞山前白鹭飞”不仅是文学上的佳句,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一。它体现了古代文人追求自然、远离尘嚣的理想生活状态,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
五、结语
“西塞山前白鹭飞”以其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厚的情感,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