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漂杵是什么意思】“血流漂杵”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战争或冲突极其惨烈,死伤无数。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战场上鲜血流淌得如此之多,以至于可以漂起木棒(杵),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强烈感叹。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血流漂杵 |
拼音 | xuè liú piāo chǔ |
出处 | 《尚书·武成》:“杀人以盈野,血流漂杵。” |
释义 | 形容战争惨烈,死伤极多,鲜血流淌得足以漂起木棒。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战争、屠杀等极端暴力场景,带有强烈的悲悯和谴责意味。 |
近义词 | 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生灵涂炭 |
反义词 | 和平盛世、歌舞升平、风调雨顺 |
二、历史背景与使用场景
“血流漂杵”最早出自《尚书·武成》,原意是描述周武王伐纣时的惨烈场面。后世文人常用此成语来表达对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人民苦难的同情。
在现代语境中,“血流漂杵”多用于文学作品、历史叙述或新闻报道中,强调某场冲突或灾难的严重性。例如:
- 描述二战期间的惨烈战场;
- 讲述古代王朝更替中的大规模杀戮;
- 引用历史事件来警示和平的重要性。
三、总结
“血流漂杵”是一个极具画面感的成语,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它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也是对人性暴行的深刻反思。在今天,我们更应珍惜和平,避免重蹈覆辙。
文章原创度说明:
本文内容基于传统成语解释与历史背景进行整理,结合现代使用场景进行分析,避免直接复制网络内容,确保信息准确且具有原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