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以邻为壑解释及出处介绍

2025-10-13 00:40:18

问题描述:

以邻为壑解释及出处介绍,求快速帮忙,马上要交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3 00:40:18

以邻为壑解释及出处介绍】“以邻为壑”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一种自私自利、不顾他人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指在处理问题时,只顾自身利益,把困难或责任转嫁给邻居或他人。该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一、成语解释

项目 内容
成语 以邻为壑
拼音 yǐ lín wéi hè
含义 把祸害转嫁给邻居或他人,比喻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行为。
用法 多用于批评那些不讲道德、只顾自身利益的人或行为。
近义词 倾巢而出、嫁祸于人、损人利己
反义词 共同协作、助人为乐、互利共赢

二、出处介绍

“以邻为壑”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夫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以邻为壑”,但这一思想与孟子所提倡的“仁爱”精神相对立,强调的是以自我为中心,损害他人利益。

更明确的出处是《左传·昭公二十年》:“今吾以邻为壑,其谁与我?”这句话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将灾祸转移给邻国的担忧,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国家间关系的思考。

三、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

“以邻为壑”不仅是古代政治中的一个现象,也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问题。例如,在环境保护、经济竞争、国际关系等方面,一些国家或个人为了自身利益,可能采取牺牲他人的策略,如污染排放、贸易壁垒等。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也容易引发矛盾与冲突,不利于长期发展。因此,现代社会倡导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反对“以邻为壑”的做法。

四、总结

“以邻为壑”是一个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成语,形象地描述了那种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利益的行为。它源于古代文献,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并在现代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当倡导互助、合作的精神,避免陷入“以邻为壑”的误区。

结语:

成语“以邻为壑”提醒我们,在面对利益分配和责任承担时,应秉持公正、无私的态度,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发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