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恶痛绝是什么意思】“深恶痛绝”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极度厌恶和憎恨。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都较为常见,尤其在批评、谴责或表达强烈不满时使用较多。
一、词语解析
|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用法 | 近义词 | 反义词 |
| 深恶痛绝 | shēn wù tòng jué | 对某人或某事非常憎恨、讨厌 | 多用于书面语,强调程度极深 | 极其讨厌、万分痛恨 | 喜爱、喜爱至极、欣赏 |
| 深恶 | shēn wù | 非常讨厌 | 修饰动词或名词 | 痛恨、厌恶 | 喜爱、喜欢 |
| 痛绝 | tòng jué | 极度的憎恨 | 表达强烈的情感 | 憎恨、痛恨 | 喜爱、欣赏 |
二、出处与用法
“深恶痛绝”出自《后汉书·王符传》:“民之于利,若水之趋下,不可禁止,而其所恶者,亦如是也。故曰:‘民之恶,不可不察也。’”后来逐渐演变为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
例句:
- 他对那些腐败行为深恶痛绝。
- 她对这种虚伪的行为感到深恶痛绝。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语气较为严肃,表达了说话者强烈的反感情绪。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情感强度高:使用该成语时,应确保所表达的情绪确实达到“极其厌恶”的程度,否则可能显得夸张。
2. 适用对象明确:一般用于对人、事、行为等的批评,不宜用于对自然现象或无生命事物的描述。
3. 避免口语化:虽然可以用于口头表达,但在正式场合更推荐书面语形式。
四、总结
“深恶痛绝”是一个表达极度厌恶和憎恨的成语,常用于书面语中。它不仅表达了强烈的负面情绪,还带有一定的道德评判色彩。了解其含义、用法和搭配,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深恶痛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蕴含了丰富的语言文化和情感表达方式。正确使用它,可以让我们的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