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惊厥】小儿惊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急症,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它多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儿童中,尤其是发热性疾病(如高热)时更为常见。虽然大多数惊厥发作时间短暂且不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家长仍需了解其成因、表现及应对方法。
一、什么是小儿惊厥?
小儿惊厥,又称“抽风”,是指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短暂性意识障碍和肌肉强直或阵挛性收缩。常见于发热、感染、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下,属于一种急性症状。
二、小儿惊厥的常见原因
| 原因类别 | 具体原因 |
| 感染因素 | 发热(如感冒、肺炎、脑膜炎)、病毒感染(如流感、手足口病) |
| 遗传因素 | 家族中有惊厥史、癫痫家族史 |
| 代谢异常 | 低血糖、低钙血症、维生素B6缺乏 |
| 脑部疾病 | 脑发育异常、颅内出血、脑肿瘤等 |
| 其他因素 | 高热惊厥、药物反应、缺氧缺血性脑病 |
三、小儿惊厥的典型表现
| 症状类型 | 表现内容 |
| 意识改变 | 突然失去意识,呼之不应 |
| 肌肉抽搐 | 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抽动,可能伴有眼球上翻 |
| 呼吸变化 | 呼吸暂停、呼吸急促或不规则 |
| 皮肤颜色 | 面色苍白或发紫 |
| 持续时间 | 多为1-5分钟,少数可延长至10分钟以上 |
四、如何处理小儿惊厥?
| 步骤 | 处理方式 |
| 保持冷静 | 不要强行按压孩子身体,避免造成伤害 |
| 侧卧位 | 将孩子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 |
| 观察记录 | 记录发作时间、持续时长、症状表现 |
| 降温处理 | 若有发热,可用温水擦浴或退烧药(遵医嘱) |
| 及时就医 | 发作后尽快送医院检查,明确病因 |
五、如何预防小儿惊厥?
| 预防措施 | 说明 |
| 控制体温 | 发热时及时使用退烧药,避免高热 |
| 预防感染 | 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接触传染源 |
| 健康饮食 | 保证营养均衡,避免低血糖、低钙等情况 |
| 定期体检 | 对有癫痫家族史的孩子进行定期神经检查 |
| 心理调节 | 减少精神刺激,避免过度疲劳 |
六、小儿惊厥与癫痫的区别
| 项目 | 小儿惊厥 | 癫痫 |
| 是否反复发作 | 多为单次或偶尔发生 | 多为反复发作 |
| 是否伴随其他症状 | 通常仅表现为抽搐 | 可能伴有失神、行为异常等 |
| 是否有明确诱因 | 常由发热、感染等引起 | 无明显诱因,可能与遗传有关 |
| 是否需要长期治疗 | 多数不需要 | 需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 |
总结:
小儿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多数情况属于良性,尤其在高热时发生较多。家长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及时处理并尽快就医,以确保孩子的安全。同时,注意日常护理和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惊厥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