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欲滴的意思解释】“垂涎欲滴”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看到美食时非常馋,口水都快流下来了。这个成语常用于描写人们对食物的强烈渴望,也可以引申为对某种事物极度向往或追求。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垂涎欲滴 |
拼音 | chuí xián yù dī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衍传》:“衍虽无大功,而能以口舌取贵,然其志在利禄,每见美食,垂涎欲滴。” |
释义 | 形容看到美味的食物时非常馋,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也可比喻对某种事物极其渴望。 |
用法 | 多用于口语或文学作品中,形容人对食物或欲望的强烈反应。 |
近义词 | 食指大动、垂涎三尺、垂涎已久 |
反义词 | 无动于衷、漠不关心、冷眼旁观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吃饭前 | 看到妈妈做的红烧肉,我垂涎欲滴。 |
描述他人 | 他一看到火锅就垂涎欲滴,迫不及待想吃。 |
引申用法 | 对升职加薪的机会,他早已垂涎欲滴。 |
三、成语来源与演变
“垂涎欲滴”最早出自《晋书·王衍传》,原意是形容一个人对名利的渴望。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对美食的向往,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形象化表达。
四、注意事项
- “垂涎欲滴”多用于描述对食物的渴望,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权力、地位等的强烈追求。
- 使用时要注意上下文,避免误解。
- 该成语带有较强的视觉和感官描写,适合用于生动的叙述中。
五、总结
“垂涎欲滴”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既可用于描述对美食的渴望,也可引申为对某种目标的强烈向往。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在写作中适当使用,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