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得陇望蜀的意思】“得陇望蜀”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贪心不足,得到了一个东西后,又想要另一个,总是不满足。这个成语源自历史典故,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岑彭传》中,讲述了东汉时期将领岑彭在攻占陇地后,又想进一步夺取蜀地的故事。
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得陇望蜀 |
拼音 | dé lǒng wàng shǔ |
出处 | 《后汉书·岑彭传》 |
释义 | 得到陇地后,又希望得到蜀地,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近义词 | 得寸进尺、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
反义词 | 知足常乐、安分守己、知足常乐 |
造句示例 | 他刚升了职,就想着换工作,真是得陇望蜀。 |
历史背景
“得陇望蜀”出自东汉时期的历史事件。岑彭是东汉初年的名将,曾随刘秀征战。他在平定陇西(今甘肃一带)之后,继续向西南方向进攻,意图占领蜀地(今四川一带)。这一行为被后人用来比喻人在获得一部分利益后,又不断追求更多的利益,表现出贪婪的本性。
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得陇望蜀”常用于批评那些在取得一定成就或利益后,仍不满足,继续追求更多的人。它不仅可用于个人行为,也可用于企业、政府等组织的行为分析。
例如:
- 一家公司刚刚盈利,就急于扩张,结果导致管理混乱,这就是典型的“得陇望蜀”。
- 有些人拿到奖金后,还总想拿更多,这种心态也属于“得陇望蜀”。
总结
“得陇望蜀”是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成语,既体现了古代历史的智慧,也反映了人性中常见的贪心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知足,避免因贪心而失去更多。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思想,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