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此谓发陈原文注音】“春三月,此谓发陈”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四气调神大论》篇,是古代中医养生理论中关于春季养生的重要论述。这句话强调了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二月、三月)是自然界万物复苏、阳气升发的关键时期,人体也应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作息与饮食起居,以达到调和阴阳、养生防病的目的。
一、原文及注音
原文 | 注音 |
春三月 | chūn sān yuè |
此谓发陈 | cǐ wèi fā chén |
解释:
- 春三月:指春季的三个月,即农历正月、二月、三月。
- 此谓:意思是“这叫做”或“这就是”。
- 发陈:这里的“发”意为生发、萌发;“陈”指旧有的、陈旧的。合起来,“发陈”意为推陈出新,即自然界在春季推去旧的、枯败的东西,迎来新生。
因此,“春三月,此谓发陈”可以理解为:春天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开始生长、推陈出新的时候。
二、总结
内容 | 说明 |
出处 |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
含义 | 春季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生发、更新的时期 |
养生建议 | 顺应自然,调养身心,保持情绪平稳,避免过度劳累 |
典型表现 | 气温回升、草木萌芽、动物活动增多 |
中医理念 | 顺应四时变化,调和阴阳,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
三、延伸理解
在中医理论中,春季属木,对应肝脏。因此,春季养生应特别注意调肝养气,避免情绪郁结。古人认为,春季是“发陈”的时节,意味着要清除体内的湿气、寒气,让身体焕发活力。现代人也可以从这一理念出发,注重早睡早起、适度运动、多吃绿色蔬菜,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通过理解“春三月,此谓发陈”的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把握季节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符合自然规律的养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