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挂东南枝出处介绍】“自挂东南枝”是一句出自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语句,常被用来形容人因绝望或无奈而选择自尽的行为。这句话最早见于《孔雀东南飞》这首长篇叙事诗中,是古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悲剧描写之一。
一、出处背景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汉乐府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对青年夫妻——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两人因家庭压力被迫分离,最终双双殉情,成为千古传颂的悲情故事。
其中,“自挂东南枝”出现在诗的结尾部分,是刘兰芝在被婆婆逼迫离婚后,为了坚守爱情而选择自尽的情节描写。这一句不仅表达了人物内心的痛苦与决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命运的压迫。
二、原文摘录
>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自挂东南枝。”
(注:原文中“自挂东南枝”为“自挂东南枝”,并非“自挂东南枝”,但现代引用中多使用后者。)
三、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意象 |
自挂 | 自己主动悬挂 | 表示主动选择死亡 |
东南枝 | 东南方向的树枝 | 象征着一种方向和归宿,也暗示了死亡的方向 |
枝 | 树枝 | 通常象征生命、生长,但在本句中则指向死亡 |
四、文化意义
“自挂东南枝”不仅是对刘兰芝个人命运的描写,更是对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女性地位以及情感悲剧的深刻反映。它揭示了个体在强大社会压力下的无力与挣扎,同时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爱情与忠贞的赞美。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孔雀东南飞》 |
作者 | 不详(汉代乐府诗) |
用法 | 形容因绝望而自尽 |
文化内涵 | 反映古代婚姻制度与女性命运 |
现代引用 | 常用于文学作品或影视剧中表达悲剧情感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自挂东南枝”不仅是一句简单的诗句,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