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发性骨髓肿瘤】多发性骨髓肿瘤,也称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是一种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浆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白细胞,主要负责产生抗体来对抗感染。当这些细胞发生异常增殖时,就会形成肿瘤,并可能对骨骼、肾脏、血液系统等造成损害。
该病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通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虽然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现代医学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一、多发性骨髓肿瘤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多发性骨髓肿瘤 / 多发性骨髓瘤 |
英文名称 | Multiple Myeloma (MM) |
病因 | 浆细胞异常增生,具体原因尚不明确 |
好发人群 | 50岁以上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 |
症状 | 骨痛、贫血、肾功能异常、易感染、高钙血症等 |
诊断方法 | 血液检查、尿液检查、骨髓穿刺、影像学检查等 |
治疗方式 | 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等 |
预后 | 可控,但难以根治,需长期管理 |
发病率 | 在所有血液系统肿瘤中约占1% |
二、多发性骨髓肿瘤的主要特征
1. 浆细胞异常增殖
多发性骨髓瘤的核心问题是浆细胞在骨髓中异常增生,这些细胞会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影响正常造血功能。
2. 骨骼破坏
浆细胞的增殖会破坏骨骼结构,导致骨质疏松、骨折或溶骨性病变,常表现为背部、肋骨或四肢疼痛。
3. 肾功能损害
M蛋白可沉积在肾脏中,引起肾功能减退,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
4. 贫血与免疫力下降
骨髓被异常浆细胞占据,导致正常红细胞和白细胞减少,出现贫血、乏力以及反复感染。
5. 高钙血症
骨骼破坏释放大量钙离子进入血液,可能导致恶心、口渴、意识模糊等症状。
三、诊断与治疗
诊断流程:
- 血液和尿液检查(检测M蛋白)
- 骨髓穿刺和活检
- 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PET-CT)
- 肾功能评估
治疗方法:
- 化疗:常用药物包括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
-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分子标志物进行干预。
- 免疫治疗:如CAR-T细胞疗法正在逐步应用于临床。
- 干细胞移植:适合部分年轻患者,可延长生存期。
- 支持治疗:如止痛、补钙、抗感染等。
四、总结
多发性骨髓肿瘤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影响浆细胞。虽然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患者可以通过综合治疗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和定期随访是控制病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