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的意思】《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美好的理想世界。其中,“黄发垂髫”是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词语,常被用来形容一个和谐、安乐的社会景象。
“黄发垂髫”出自《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意思是老人头发变白、小孩头发下垂,象征着老少皆安、生活富足、社会安定。这一词语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长寿和童真的重视。
一、词语解析
|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 黄发 | huáng fà | 指老人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 《桃花源记》 | 形容老年人 |
| 垂髫 | chuí tiáo | 指小孩头发下垂,象征年幼 | 《桃花源记》 | 形容儿童 |
| 黄发垂髫 | huáng fà chuí tiáo | 老人和小孩,泛指全家人或全体百姓 | 《桃花源记》 | 表示社会安定、人人安居乐业 |
二、文化背景与意义
在古代中国,“黄发”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而“垂髫”则代表天真无邪的童年。两者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在桃花源中,无论老少都能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这正是陶渊明所追求的“大同”社会的体现。
此外,“黄发垂髫”也常被后人引用,用于描写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或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三、总结
“黄发垂髫”是《桃花源记》中极具代表性的词语之一,它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桃花源中老少安康的生活状态,还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通过这一词语,我们可以感受到陶渊明对自然、和谐、安宁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在现代语境中,“黄发垂髫”虽不再常用,但其背后的文化寓意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