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岌岌可危是什么意思】“岌岌可危”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事物处于非常危险、随时可能崩溃或失败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局势、形势、安全状态等的不稳定和紧张。
一、成语解析
- 词义:岌岌可危,意思是“非常危险,随时可能毁灭或失败”。
- 结构:“岌岌”是形容词,表示“危险、不安定”的样子;“可危”是“可能陷入危险”的意思。
- 出处: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今君之德,如日月之照,其光不可测,其势不可当,虽有小过,不足以害其大功,然其势已岌岌可危矣。”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述国家、企业、项目、健康、安全等面临严重威胁的情境。
二、常见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 |
国家局势 | 战争导致国家局势岌岌可危。 |
企业经营 | 由于资金链断裂,公司经营岌岌可危。 |
健康状况 | 患者病情恶化,生命岌岌可危。 |
项目风险 | 项目进度严重滞后,前景岌岌可危。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危在旦夕、摇摇欲坠、命在旦夕 |
反义词 | 安然无恙、稳如泰山、固若金汤 |
四、总结
“岌岌可危”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的是某种状态已经接近崩溃边缘,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它不仅表达了当前的危机感,也暗示了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
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表达更加准确和生动。
成语 | 出处 | 词义 | 使用场景 | 近义词 | 反义词 |
岌岌可危 | 《左传》 | 非常危险,随时可能毁灭 | 国家、企业、健康等 | 危在旦夕、摇摇欲坠 | 安然无恙、稳如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