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封存病历】在医疗过程中,病历是记录患者病情、诊疗过程和治疗结果的重要资料。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医院或患者可能会对病历进行“封存”,这往往与医疗纠纷或法律程序有关。那么,“什么叫封存病历”?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与说明。
一、什么是封存病历?
封存病历是指在发生医疗争议或疑似医疗事故时,由医疗机构对相关病历资料进行密封保存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病历被篡改、丢失或销毁,确保后续调查、鉴定或法律程序的公正性和真实性。
二、封存病历的适用情形
| 情况 | 说明 |
| 医疗纠纷 | 当患者或家属对诊疗过程存在质疑时,可能要求封存病历 |
| 疑似医疗事故 | 在出现严重不良后果时,为配合调查而进行封存 |
| 法律程序需要 | 如涉及医疗诉讼、司法鉴定等,需保留原始病历 |
| 医院内部管理 | 防止病历被随意调阅或修改,确保数据安全 |
三、封存病历的流程
| 步骤 | 内容 |
| 1. 提出申请 | 由患者或其代理人向医院提出封存申请 |
| 2. 医院确认 | 医院核实情况后决定是否同意封存 |
| 3. 封存操作 | 由双方共同签字确认,病历被密封并加盖公章 |
| 4. 存放保管 | 封存后的病历由医院妥善保管,必要时可移交相关部门 |
| 5. 解封使用 | 在纠纷解决或司法程序结束后,根据规定解封病历 |
四、封存病历的意义
- 保护证据:确保病历在争议中不被篡改,维护公平性;
- 规范管理:加强医院对病历的管理,提升医疗透明度;
- 保障权益:既保护患者知情权,也维护医院合法权益;
- 促进沟通:有助于医患之间建立信任,减少误解。
五、注意事项
- 封存病历需在双方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确保程序合法;
- 封存前应明确病历范围,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 封存后应及时通知相关监管机构,如卫生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
- 若因封存引发争议,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总结:
“什么叫封存病历”其实是一个与医疗纠纷密切相关的概念。它不仅是对病历的一种保护手段,更是医疗行为规范化、透明化的重要体现。理解封存病历的含义和流程,有助于医患双方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争议,维护各自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