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和受害人区别】在法律术语中,“被害人”与“受害人”常被混用,但实际上两者在法律语境中有明确的区分。理解两者的不同,有助于更准确地使用这些词汇,并在法律实践中做出正确判断。
一、
“被害人”通常指在刑事案件中受到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是刑法意义上的概念,强调的是犯罪行为对个人权利的侵犯。而“受害人”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可以用于刑事、民事甚至行政案件中,指的是因某种不法行为而遭受损失或伤害的人。
简而言之:
- 被害人:主要出现在刑事案件中,是法律术语,具有特定的法律含义。
- 受害人:适用范围更广,既可以是刑事也可以是民事案件中的受害者,是一种更通用的说法。
二、对比表格
项目 | 被害人 | 受害人 |
法律性质 | 刑事案件中的法律术语 | 法律或日常用语中的通用说法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刑法领域 | 适用于刑事、民事、行政等多领域 |
定义 | 因犯罪行为而直接受到侵害的人 | 因不法行为而遭受损失或伤害的人 |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无统一法律定义,广泛使用 |
专业性 | 更具专业性和规范性 | 更加通俗、通用 |
举例 | 张某因盗窃被抢走财物,张某是被害人 | 张某因交通事故受伤,张某是受害人 |
三、结语
在实际使用中,虽然“被害人”和“受害人”有时可以互换,但为了准确表达法律含义,特别是在正式文书或法律场合中,应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词汇。了解两者的区别,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严谨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