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漫金山的成语解释】“水漫金山”是一个源自中国民间传说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事情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或者比喻灾难、混乱蔓延至极点。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白蛇传》的故事,其中白娘子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后人用“水漫金山”来形容当时白娘子为救许仙而引发的大规模洪水,淹没金山寺的情景。
成语解释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水漫金山 |
拼音 | shuǐ màn jīn shān |
出处 | 《白蛇传》民间传说 |
含义 | 原指洪水淹没金山寺,现多用来比喻事态严重、失控或灾难蔓延。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局势失控、灾害严重或情绪爆发等场景。 |
近义词 | 灾难深重、不可收拾、势不可挡 |
反义词 | 安然无恙、井然有序、控制得当 |
例句 | 这次事故造成了水漫金山的局面,整个城市都陷入了混乱。 |
成语背景与文化意义:
“水漫金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白蛇传》中,白娘子为了救丈夫许仙,不惜动用法力引来洪水,试图冲垮雷峰塔。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这一情节象征着爱情的力量与牺牲精神,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想象。
在现代语境中,“水漫金山”更多地被引申为一种危机状态,常用于新闻报道、文学作品或日常交流中,来形容某种局面已经到了难以挽回的程度。
使用建议:
- 在正式写作中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确保语义准确。
- 避免过度夸张使用,以免造成误解。
- 可与其他成语搭配使用,如“水漫金山之后,百业萧条”。
总之,“水漫金山”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历史、情感与哲理。理解它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加精准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