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术题怎么写出破十法的过程】在小学数学中,破十法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主要用于20以内的减法运算。它通过将被减数拆分成10和一个数,再进行减法运算,从而简化计算过程。掌握破十法的步骤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
以下是对“算术题怎么写出破十法的过程”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具体步骤和示例。
一、破十法的基本概念
破十法,又称“拆10法”,是针对20以内减法的一种简便算法。其核心思想是:把被减数拆成10和另一个数,先用10减去减数,再将结果与剩下的部分相加。
例如:
13 - 5 = ?
可以分解为:
13 = 10 + 3
10 - 5 = 5
5 + 3 = 8
二、破十法的步骤总结
| 步骤 | 操作说明 | 示例 | 
| 1 | 将被减数拆成10和一个数 | 13 → 10 + 3 | 
| 2 | 用10减去减数 | 10 - 5 = 5 | 
| 3 | 将结果与剩下的数相加 | 5 + 3 = 8 | 
| 4 | 得到最终答案 | 13 - 5 = 8 | 
三、常见应用示例
| 算式 | 分解过程 | 计算过程 | 最终答案 | 
| 14 - 6 | 14 = 10 + 4 | 10 - 6 = 4;4 + 4 = 8 | 8 | 
| 17 - 9 | 17 = 10 + 7 | 10 - 9 = 1;1 + 7 = 8 | 8 | 
| 12 - 4 | 12 = 10 + 2 | 10 - 4 = 6;6 + 2 = 8 | 8 | 
| 15 - 7 | 15 = 10 + 5 | 10 - 7 = 3;3 + 5 = 8 | 8 | 
| 16 - 8 | 16 = 10 + 6 | 10 - 8 = 2;2 + 6 = 8 | 8 | 
四、注意事项
- 破十法适用于被减数大于10且小于20的情况。
-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物或图形辅助学生理解“拆10”的过程。
- 鼓励学生多练习不同类型的题目,以巩固对破十法的理解和运用。
五、总结
破十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计算方法,尤其适合小学生学习20以内减法。通过将被减数拆分为10和一个数,再分步计算,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减法的逻辑。掌握这一方法后,学生不仅能提高计算速度,还能增强对数字的敏感度和数学思维能力。
如需进一步练习,建议结合口算题和实际情境题进行训练,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