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是一种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过多,而电解质(尤其是钠)相对增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的病理状态。这种脱水类型常见于水分摄入不足、大量出汗、呕吐、腹泻或使用利尿剂等情况。由于体液浓度升高,细胞内的水分会向外流失,造成细胞脱水。
一、高渗性脱水的定义
高渗性脱水是指在体液丢失过程中,水分丢失多于电解质的丢失,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的一种脱水类型。其主要特征是血钠浓度升高(>145 mmol/L),细胞内液减少,细胞脱水。
二、高渗性脱水的病因
| 病因类别 | 具体原因 |
| 水分摄入不足 | 饮水不足、昏迷、吞咽困难等 |
| 水分丢失过多 | 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糖尿病性多尿等 |
| 电解质摄入异常 | 过量摄入盐分、使用高渗溶液等 |
三、临床表现
| 症状 | 表现 |
| 口渴 | 最早出现的症状,因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口渴中枢 |
| 尿量减少 | 肾脏为保存水分,减少尿液排出 |
| 皮肤弹性差 | 皮肤干燥、失去弹性 |
| 眼窝凹陷 | 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 |
| 精神症状 | 如烦躁、嗜睡、意识模糊等严重时表现 |
四、诊断方法
| 项目 | 检查内容 |
| 血常规 | 检查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是否升高 |
| 血电解质 | 测定血钠、钾、氯等水平,判断是否高钠血症 |
| 尿比重 | 尿比重增高,提示浓缩尿 |
| 血浆渗透压 | >320 mOsm/kg,提示高渗状态 |
五、治疗原则
| 治疗措施 | 说明 |
| 补充水分 | 通过口服或静脉补充低渗液体(如5%葡萄糖溶液) |
| 控制病因 | 如控制感染、纠正呕吐或腹泻等 |
| 监测电解质 | 定期检查血钠水平,防止过快纠正引起脑水肿 |
| 对症支持 | 如补充电解质、维持血压稳定等 |
六、预防措施
- 保持足够的饮水量,尤其在高温环境或剧烈运动后;
- 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量摄入盐分;
- 对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肾病)应定期监测体液和电解质情况;
- 出现脱水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总结
高渗性脱水是一种以水分丢失多于电解质丢失为特点的脱水类型,主要表现为血浆渗透压升高和细胞脱水。及时识别病因、合理补水、监测电解质变化是治疗的关键。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补水和营养均衡,预防脱水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