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太铁路的意思是什么】石太铁路是中国一条重要的铁路干线,连接河北省石家庄市与山西省太原市。这条铁路不仅是华北地区的重要交通动脉,也是中国早期铁路建设的代表之一。了解石太铁路的含义和背景,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其在中国铁路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一、
石太铁路是连接河北石家庄与山西太原之间的铁路线,全长约210公里,于1907年建成通车,是中国早期修建的铁路之一。它在历史上曾被称为“正太铁路”,后改称“石太铁路”。该线路穿越太行山脉,地势复杂,施工难度大,但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如今,石太铁路仍是晋冀两省之间的重要运输通道,承担着大量的客货运输任务。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石太铁路 |
全称 | 石家庄至太原铁路 |
起点 | 河北省石家庄市 |
终点 | 山西省太原市 |
全长 | 约210公里 |
建成时间 | 1907年(原为正太铁路) |
历史背景 | 中国早期铁路建设之一,曾为晋煤外运重要通道 |
地形特点 | 穿越太行山脉,地势起伏较大 |
现状用途 | 客货运输、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通道 |
现名由来 | 由“石家庄”和“太原”各取一字组成 |
三、结语
石太铁路不仅是一条连接两地的交通线路,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从最初的修建到现在的现代化运营,它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也对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了解石太铁路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铁路的历史与现实意义。